发布日期: 2024-01-21 10:10:34 来源:HPLC法检测
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。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,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关于“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”的号召,为贯彻落实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和“健康广东2030”规划》部署,逐步加强广东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,让基层卫生人员及广大人民群众科学认识病毒性肝炎,由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主办的《世界肝炎日健康高峰论坛暨“肝炎防治——名医广东公益行”启动仪式》于27日在广州举行。
经过数十年的强化免疫接种,我国低龄组人群的乙肝病毒感染比例已经降到了极低极低的水准,至少为我国减少了3500万新发乙肝;通过小贝壳项目等乙肝母婴阻断项目,我国的乙肝母婴传播率被降低到了3/‰的较低水准,已经远低于世卫组织要求的2%的要求。但我国人口基数庞大,大量的成人因为忽视对乙肝的筛查,而并不清晰自己的感染状况。在广东,这一底数不清、基数不明的问题将得到一定效果解决。
“在省委、省政府的格外的重视下,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的统筹协调下,广东将布局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50个县进行大规模成人乙肝筛查。通过筛查、摸底为政府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。只有提升广大人群的诊断率,提升确诊人群的规范好治疗率,才能有效遏制乙肝这一病毒性肝炎演变成肝硬化、肝癌。”肝病专家,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侯金林教授向南都记者表示道。
侯金林教授表示,虽然在疫苗接种、母婴阻断上我国的成就非常显著,但我国作为人口大国,广东作为人口大省,乙肝患者的存量依然庞大。
侯金林教授率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团队曾经在化州市(县级)开展了一次10万成人参与的大样本乙肝筛查行动,结果发现乙肝病毒感染率达到了8%,这是一个比较高的感染率。与感染率高相对应的是,我们的诊断率仅为22%,规范药物医治率则低于12%。“慢性病毒性肝炎如不管不顾,是有较大概率转化为肝硬化、肝癌的,届时,无论对于个人、家庭,还是社会都会带来极大的医疗支出。”
侯金林教授告诉南都记者,病毒性肝炎一共分为甲乙丙丁戊型肝炎五种类型,其中甲肝、戊肝经由消化道传播,这从加强疫苗接种,注重饮食卫生等方面是能很好地起到预防效果的。
丙肝随着治疗药物的进步,其治疗效果已经大大改善,已经能实现绝大多数患者的彻底病毒清除,有效抑制。乙肝的治疗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,运用纳入医保的国产药物规范药物医治,每个月的支出就是10来元钱,但能减少一半以上的肝癌发生风险。“问题的关键,还是在于要让人们知晓自己是不是已经感染了乙肝,明确感染后要规范治疗。”
据悉,目前的乙肝、丙肝筛查,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采集静脉血的方式。“在基层、社区,运用扎手指的简单方式,就能明确是否感染。一旦确诊筛查后,再经过专业的定量检查,由肝病专科给予专业的治疗、随访,将大幅度的降低患者罹患肝硬化、肝癌的风险。”
侯金林教授透露,类似的快筛检查,往往5-10元就能明确诊断,在基层大面积筛查中意义非常重大。
根据2021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,按类别统计,乙类传染病中,报告发病数位居榜首的就是病毒性肝炎;报告死亡数病毒性肝炎排名第三,较2020年有所上升。
从数据上来看,2021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数达120多万例,较2020年增长近10万例。按具体分型看,乙丙肝的防控依然是重中之重,同时一直被忽视的戊肝也值得引起关注,已连续10年超过甲肝病例数。
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、暨南大学讲席教授梁晓峰表示,“关于戊肝,虽然在我们的祖国发病数不是太多,但是增长的速度比较快,尤其是对孕产妇的威胁比较大,而且没有治愈的办法,所以我们预防病毒性肝炎甲肝、乙肝与戊肝都有疫苗,希望能够通过预防接种来控制肝炎。”
专家指出,病毒性肝炎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,其中,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慢性感染及死亡的根本原因,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是肝炎急性爆发的重要因素。
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的五大核心干预领域分别是疫苗接种、母婴传播的预防、注射、血液和手术安全、为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减少伤害服务以及有效治疗。同时,从世界卫生组织的角度阐释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感染的框架、战略方向及目标。
在消除病毒性肝炎的防治路上,一直被忽略的戊肝,也吸引了大家的关注。彭劼教授提到广东一项统计分析19933例血标本中,戊肝阳性率为27.82%,其中男性为30.75%,女性为23.17%,阳性率随年纪增大呈上涨的趋势。全省各地区分布不均,以阳江市的阳性率最高,引发大家对防控戊肝的深度思考。
彭劼教授也分享了《柳叶刀》上的最新报道:南苏丹开展全世界首次大规模戊肝疫苗接种,本次接种目标人群为本提乌境内难民营包括孕妇在内的16-40岁人群,共27000人。
接种的戊肝疫苗为全球唯一一个已上市的戊肝疫苗,致力于为更多人群提供免疫保护,让更多人不再遭受戊肝病毒的侵害,共同助力消除病毒性肝炎。